发布日期:2025-09-18 浏览次数:
2025年,泰国中央调查局(CIB)一场代号“CIB Game On:摧毁中国黑社会和红通逃犯”的专项行动,彻底撕开了一个盘踞泰国多年的跨国假证诈骗网络——中国红通逃犯李志军以“100万泰铢办合法泰国身份证”为诱饵,勾结当地腐败官员对同胞实施敲诈勒索,一年间疯狂敛财4亿至5亿泰铢(约8000万至1亿人民币),直至落网时,他已背负红色通缉令潜逃6年。这场横跨中泰的联合打击,不仅揪出了隐藏在“合法”背后的犯罪团伙,更暴露了东南亚跨国犯罪网络中“假证-敲诈-洗钱”的黑色产业链。
案件的突破口,源于2023年底一名中国受害者的举报。当时,这名受害者在Facebook上看到“100万泰铢办合法泰国身份证”的广告后,联系上了以李志军为首的团伙。在李志军及其缅甸籍妻子埃桑特(Aye Sant)的精心安排下,他被带至呵叻府某市政办公室,在当地腐败官员的“配合”下完成指纹采集、拍照等流程,顺利拿到了一本外观与真实证件毫无二致的假身份证。本以为“身份洗白”的受害者,在持假证前往曼谷领事事务部申请护照时,却陷入了早已布好的陷阱:在附近咖啡店等候期间,3名被李志军提前勾结的移民警察突然现身,以“使用假证”为由将其“逮捕”,并张口索要500万泰铢(约100万人民币)的“赎金”以撤销指控。因担心人身安全,受害者最终以USDT加密货币转账200万泰铢(约40万人民币),才在当晚被释放,这起敲诈案也让李志军团伙的犯罪链条首次暴露在阳光下。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李志军的身份远比“假证贩子”更棘手——他是中国红色通缉令上的在逃人员,2019年曾因涉嫌在国内诈骗3000名受害者、涉案金额高达150亿泰铢(约30亿人民币)而潜逃。事实上,李志军自2018年就开始持旅游签证频繁往返泰国,2020年因中国发布通缉令无法回国后,便在2021年通过非法手段为自己“洗白”身份:他向泰国经纪人支付6万泰铢,利用针对在泰居住10年以上少数民族的国籍验证计划,欺诈性获取了泰国“零号身份证”,从此以“合法身份”在泰国站稳脚跟。
凭借非法获得的身份,李志军迅速搭建起分工明确的犯罪网络:招募者通过社交平台定向招揽有“需求”的中国公民,中间人负责获取真实泰国人的身份信息,腐败的市政官员违规为假证盖章制发,4名前移民局警察则专门负责“钓鱼执法”实施敲诈。为了掩盖非法资金流向,李志军还注册了15家空壳公司,这些公司既无实际经营业务,也没有实体办公室,名义上的股东多为泰国农民,实际却成为他转移赃款的工具——警方后续调查发现,这些空壳公司的资金最终流向了柬埔寨波贝赌场及泰缅边境的非法生意,仅一年内的资金流水就达到4亿至5亿泰铢。
泰国警方发起雷霆收网行动,同步突袭了曼谷、清迈、呵叻、暖武里等7个府的11处地点,成功抓获43岁的李志军及其妻子埃桑特,当场缴获190件伪造身份证、14部涉案手机、9台电脑,以及黄金饰品、汽车等大量赃物。更令人震惊的是,4名已因2023年初一起1000万泰铢敲诈案入狱的前泰国移民局官员,也因深度参与此次假证犯罪,被追加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指控。尽管李志军夫妇全程否认所有罪名,但警方从其手机中提取的数字证据——至少10名中国人寻求假证服务的记录,足以锁定其犯罪事实。
案件深挖过程中,一个更大的洗钱网络浮出水面:李志军用于洗钱的空壳公司,其注册地址被14家企业重复使用,名义上的“合伙人”多次出现相同名字。警方随机传唤5名“合伙人”后发现,他们均是收取少量费用“挂名”的普通人,并非实际经营者。截至案发,泰国警方已排查出100多家以相同模式运作的空壳公司,这些公司实则是泰缅边境非法生意、诈骗网络的“资金中转站”,成为东南亚跨国犯罪的“洗钱温床”。
泰国中央调查局局长吉拉波(Jirapop Phuridet)在后续通报中明确表示,此案的关键线索源自中国,调查全程都与中方保持信息协同,“李志军将先在泰国接受假证、敲诈、洗钱等罪名的审判,随后会依照法律程序引渡回中国,面对国内150亿泰铢诈骗案的追责”。这场耗时数年的跨国打击,不仅摧毁了一个年赚5亿的黑色“生意”,更印证了中泰警方在打击外逃罪犯、斩断跨国犯罪链条上的坚定协作——对于那些试图躲到东南亚“洗白身份”、继续作恶的罪犯而言,李志军的落网无疑是一记警钟:无论潜逃多久、伪装多深,天网恢恢,终难逃脱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