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06 浏览次数:
免费USDT游戏,免费USDC游戏,免费链游,USDT小游戏,USDC平台,注册送虚拟币/盘点2025年最新免费USDT/USDC小游戏和链游平台,支持中文注册,无需实名认证,注册送币,边玩边赚,适合加密新手与老玩家!“谁能管管我们啊,我大半辈子的积蓄全部搭里面了,钱没了,我也活不下去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10年前e租宝暴雷,和“1040阳光工程”暴雷后,直到现在还有人会相信这种,“钱生钱”的套路,掉入骗局后,亏得血本无归。
骗子不仅卷走百亿跑到国外逍遥快活,并且还给投资人发去了一段极具“侮辱”的消息,令两百万中老年人、宝妈,痛哭流涕报案求助。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那些号称“高回报零风险”的项目,又是如何一步步让他们走入深渊的呢?
2023年春夏之交,不少中老年投资者的手机里开始弹出“鑫慷嘉”的广告,广告上写着“对接迪拜黄金交易所,背靠中国石油项目,日息2%稳赚不赔”。
这些广告精准推送至广场舞群、退休职工群,配着“中东富豪考察”“战略协议签约”的图片,看得人心痒痒。
武汉退休教师李阿姨就是被吸引的一员,她起初只投了1万试水,第二天就收到10200元到账通知,“连本带利秒提现”的体验,让她渐渐放下了戒心。
鑫慷嘉2023年4月才在贵阳注册,注册资本认缴1亿元,实缴金额为0,却在成立当月就租下贵阳金融城2号楼整层写字楼——这里是当地租金最贵的办公区,月租金超20万。
更扎眼的是大厅里3米高的“迪拜黄金交易所中国分站”金属字牌,以及墙上循环播放的宣传片:画面里“中东富豪”与公司负责人举杯合影,仔细看却能发现人物边缘的抠图痕迹。
支撑骗局的核心,是一份漏洞百出的“中国石油五年战略协议”,协议上甲方公章模糊到只剩“石油”二字,乙方落款日期比公司注册时间还早3个月。
但销售团队早有培训话术:“国家项目公章都涉密,模糊是正常的”“这是内部合作协议,外面根本查不到”。
他们还拿着一批普通过滤器材当“合作证据”,宣称“这是给中石油供的设备”,却绝口不提这批器材是公司花20万从第三方采购的,连中石油的供应商资质都没申请过。
而真正让骗局发酵的,是“日息2%”的高回报设计,平台把收益拆解成“基础利息+拉新奖励”,投10万每天得2000元利息,拉1个人再拿500元提成。
为了打造“靠谱”形象,后台专门设置了“小额优先到账”机制:5000元以下提现10分钟内到账,1万-5万2小时到账,5万以上则延迟24小时。
2023年6月,公司组织团队长去贵州黔东南某山区小学“捐款”,从批发市场花2万买了书包文具,摆拍完照片和视频后,当天就把物资拉回了贵阳,只给学校留下5000元现金。
这些摆拍素材被剪成“爱心公益纪录片”,在投资者群里反复传播,不少人感慨“有良心的企业不会跑路”。
随后鑫慷嘉开始设立会员的层级划分,全国被划分为四大“战区”,每个战区设“司令-军长-旅长-连长”四级架构,拉够50人升“旅长”,抽团队业绩15%佣金。
拉满500人“奖励”保时捷跑车,但这些豪车都是从租赁公司日租的,每天2800元,拍完宣传照就归还。
为了保级,团队长们疯狂拉亲友,有的甚至把亲戚的信用卡都刷爆了——武汉那位家庭主妇就是为冲“旅长”,偷偷刷了28张信用卡凑86万,“想着当上旅长每月躺赚10万佣金”。
恒快监管发现了这个异常,从2023年8月起,四川、湖南、广东、浙江四地金融监管局先后发布风险提示,明确鑫慷嘉“涉嫌传销和非法集资”。
平台团队长却提前准备好“应对模板”,在群里发“官方眼红我们收益高,等风头过了利息还会涨”,甚至发起“护盘行动”,鼓励会员“抄底加仓,越跌越买”。
不少投资者被洗脑,不仅没提现,反而追加投资,李阿姨就在这时又投了15万,把儿子准备买房的首付也挪了过来。
公司推出“投50万送特斯拉Model3”活动,宣称“最后一波福利,满一年过户”——这个“一年过户”的条件被用小字标注,多数人根本没注意。
活动推出后,单日吸金量突破1.2亿元,平台账户里的资金达到峰值129亿。
随后,公司将提现手续费从5%暴涨至10%;24小时后,APP推送“系统升级”通知,暂停提现功能。
升级页面还放着“升级后利息提高到2.5%”的假消息,稳住了不少想提现的用户。
他们用200多个匿名加密货币钱包,先把资金兑换成泰达币(USDT),通过柬埔寨、泰国的层层洗白。
在东南亚,这些虚拟货币被换成现金,一部分买成黄金存入新加坡金库,一部分购置泰国普吉岛的度假房产,还有40多亿注入开曼群岛离岸信托。
核心主犯黄某在逃到加拿大后,还在残存的用户群里挑衅:“我只是拿走了与你们智商不匹配的财富”。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李阿姨,她看着手机里“余额冻结”的页面,突然想起儿子催买房的电话,当场哭到晕厥。
这场骗局最终导致200万会员血本无归,平均每人损失超50万元,有人抵押房产后无家可归,有人养老金被骗光后靠捡垃圾度日。
复盘这场骗局,其实漏洞早有显现:注册时间短却出手阔绰、协议造假、高息远超合理范围。
可太多人被“国家项目”“稳赚不赔”的噱头冲昏了头,忽略了最基本的常识——世上从没有不劳而获的财富,那些看似诱人的“机遇”,往往是贪念编织的陷阱。
参考文献 法治视讯——2025-07-13《48小时卷走129亿元!“DGCX鑫慷嘉”平台爆雷、人去楼空,公司创办人黄鑫宣称其本人已在国外》